
我国成年人血脂异常达四成!降血脂,试试这几招
近年来,国人“三高”问题突出,仅血脂异常一项,患病率就高达40.4%。同时,患者群逐渐年轻化,血脂异常成为30-50岁年龄段人群的“第一杀手”。
血脂异常,引发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
我们常说的“高血脂”就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都异常升高。大量科学研究证据表明,长期的高血脂会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长期会导致血管堵塞),进而引发冠心病、心梗、中风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心血管疾病。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主任赵水平教授指出,北京地区高速发展的十五年间,77%的冠心病的增加要归罪于胆固醇升高,安全、有效的管理血脂至关重要。
高血糖、高血压也要调脂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是多种不良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血脂异常外,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酗酒等都是导致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大量研究证实,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与血压之间都存在着正向关系, 8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存在其他危险因素,其中最常见的是血脂异常(>50%),而血糖升高会引起一系列代谢紊乱及血管壁增厚,导致血管病变,一旦患者饮食不注意,就易造成高血脂,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此外,长期吸烟、酗酒也会改变血脂构成,使高密度脂蛋白减少、低密度脂蛋白增加、血清抗氧化作用减少,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心梗和脑梗的发生和发展。
因此,在高血压、高血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降压、降糖,应该综合管理、综合调脂。而对于长期吸烟、酗酒等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则更需要关注血脂指标、适当调脂,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陈红教授指出,综合调脂要从两方面考虑,第一是对患者进行多重因素的综合管理,既要考虑血脂,也要综合患者个体情况,如是否同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危险因素;第二则是生活方式控制和药物治疗相结合,达到安全、有效地降低心血管病发病及死亡风险。
天然调脂,更适合中国人的调脂
最新研究显示,由于遗传学背景的差异,欧美人群和中国人群的体质及耐受能力不同,近80%中国血脂异常患者更适合中等强度降脂。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寇文镕教授表示,通过CCSPS研究和调脂药物日常临床应用,在对于中、轻度高血脂患者,及同时患有高血压或高血糖的患者治疗中,可以选择中等强度的天然调脂药物血脂康,从而全面综合管理血脂异常,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
相关新闻
欧盟委员会14日宣布,允许在欧盟范围内使用甜味剂甜菊糖。这种源于自然植物的甜味剂有可能取代目前食品中使用的阿斯巴甜等人工合成甜味剂。欧盟委员会在当日发布的公报中说,可以在各种食品的生产加工中使用这种甜味剂的决定,是在得到欧洲食品安全局的支持意见后作出的。 甜菊糖是从一种原产于巴拉圭的草本野生植物甜叶菊中提取的新型天然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200至300倍,热量仅为蔗糖的三百分之一。甜菊糖有望成为第一代糖源——蔗糖等和第二代糖源——阿斯巴甜等的替代品。 国际甜味剂行业的资料显示,甜菊糖已在亚洲、南美洲和美国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中。中国是全球主要甜菊糖生产国之一。
日前,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印发《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提出了要进行全人群、全周期口腔健康管理优化行动,设定了到2025年12岁儿童龋患率控制在30%以内,成人每天2次刷牙率提升至45%。众所周知,吃糖太多对身体有害,那么,都有哪些危害呢?下面,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健康频道为您总结整理。